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不知道倒春寒是什么意思,但是很多老年人却知道。倒春寒是一种天气现象,在这个阶段中,人们更容易患上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接下来,妈网百科带您了解下倒春寒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意义上的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到2个星期以上的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都易造成倒春寒。发生“倒春寒”时,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有时持续时间长达10天至半月。“倒春寒”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或使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中国春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即形成“倒春寒”。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