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说
当前位置:健康说>资讯>正文

尿酸碱度 人体中尿酸ph的调节

  
2018-04-08 16:07:48  阅读:45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宇婕

  尿酸碱度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尿酸碱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尿酸碱度偏高是怎么回事吗,尿酸碱度偏低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尿酸碱度吧。

  尿的PH值是尿PH值,尿PH值是做尿常规检查的PH值。正常尿是弱酸性,也可呈中性或弱碱性,尿PH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的类型,服用药物和疾病类型。正常饮食,尿PH值为4.6,8,平均为6,即正常尿呈弱酸性。肾炎,肾结核普通酸尿,我型肾小管碱中毒可见碱性尿。

  人体ph调节

  人体可通过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碱性物质,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正常人24小时混合尿呈弱酸性,pH为5.5。有时可呈中性或弱碱性,波动范围在5.4-8.4之间。与饮食关系密切,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荤菜后尿液多呈酸性;多吃水果蔬菜,尿液多呈碱性。

  餐后胃酸分泌,酸性尿。尿酸PH值不好会有相应的疾病发生。正常饮食,晨尿呈弱酸性,pH值为5.5-6.5;随机尿pH4.6-8.0。如果有一个相应的水平和肾脏调节的酸碱平衡也会相应的疾病。

  等级划分

  广泛使用的尿分析仪测得的pH结果只有5、5.5、6、6.5、7、7.5、8、9共八个梯级,而使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尿pH值可能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碱性原因

  1、食物因素

  进食多量蔬菜水果后。

  2、药物因素

  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噻嗪类利尿药。

  3、病理因素

  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肾盂肾炎等。

  酸性原因

  1、食物因素

  进食肉类食物后尿液常呈酸性。

  2、药物因素

  服用氯化胺、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可使尿液酸化。

  3、病理因素

  发热、酸中毒、痛风、慢性肾病、白血病、糖尿病等,可使尿液变为酸性。

  食物关系

  如果常食用荤素杂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硫酸盐或磷酸盐等酸性物质,经由肾脏排出后可使得尿液呈酸性;尿路结石时,以尿酸盐和胱氨酸所形成结石多见于酸性尿中,酸中毒及服用氯化氨等酸性药物时,尿液多呈酸性。

  身体中的尿酸如果偏高的话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那么大家知道尿酸高的危害是什么吗,尿酸高的危害及饮食禁忌是什么呢,尿酸高的危害和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尿酸高的危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嘌呤,有2个来源,内源性依赖于其合成和降解的核酸(约600毫克/天),约占体内尿酸的80%,外源性嘌呤饮食的摄入量(约100毫克/天),约占体内尿酸水平的20%,可见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也较大。

  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 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 mg,排出约800~1000 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而言,无需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但也不是不分,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

  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治疗

  根据尿酸产生的机理,我们反过来推导:要防治好痛风就要减少尿酸的产生,要减少尿酸的产生就要减少体内的嘌呤,减少体内的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和嘌呤的摄入,同时加强尿酸的排除。

  因此措施就是

  正常人体,体内通常蓄积了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大约有600毫克,即人体内尿酸的一半,在进行着新旧交替。换种方式表述,就是人体内大约储存有1200毫克的尿酸,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600毫克,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人体每天新生成的600毫克尿酸,其中100毫克是由食物中摄取,有500毫克是由体内细胞分解、衰亡,产生的内源性嘌呤转化而来,至于排除的600毫克的尿酸,小便中排泄占450毫克,汗、粪便中排泄占150毫克,正常情况下,机体周而复始地按照这个节奏和规律进行着有序的工作,但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不管原因是尿酸生成过多,还是尿酸排泄减少都会出现尿酸增高,导致高尿酸血症,最后形成痛风。

  排尿酸处方药

  尿酸排泄主要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磺吡酮。药物可以防止尿酸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从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作用,副作用是同时尿酸多行也把其他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排泄,将导致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所以不长,而且对肝和肾都有副作用,但不长。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2013年临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别嘌醇。该药是一种强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人体内尿酸水平的药物。虽然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

  碱化尿液的药物

  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预防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如果以素食为主者,植物中的有机酸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就较少,所以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就少,碱基增加而使尿液呈碱性。而以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所形成的结石多出现于碱性尿中;膀胱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时尿液也多呈碱性;而放置时间过久的尿、浓血尿等均可使尿液呈碱性。

  临床意义

  尿酸碱度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成分。如果常食荤素杂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硫酸或磷酸等酸性物质,经由肾脏排出后可使得尿液呈酸性。尿路结石时,以尿酸盐和胱氨酸所形成结石多见于酸性尿中。

  酸中毒及服用氯化氨等酸性药物时,尿液多呈酸性。如果以素食为主者,植物中的有机酸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就较少,所以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就少,碱基增加而使尿液呈碱性。而以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所形成的结石多出现于碱性尿中。

  膀胱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时尿液也多呈碱性。而放置时间过久的尿、浓血尿等均呈碱性。

  尿酸碱度测定单独应用时往往无明显临床意义,一般与其他项目结合以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尿酸碱度是怎么回事都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尿酸碱度在我们生活中还不可忽视的一个指标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复哦。

专家指点

  • 美报告美医疗系统内部混乱分裂导致抗击新冠疫情不力

    海外网4月26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

  • 2023年 智慧医疗行业出现一匹黑马 (巡康网)

    北京万健君康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