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让很多患有高血脂的患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指标又开始反弹了。这是不是因为节日期间吃得“太好”而引起的?该怎么调理?
高脂血症是什么
血液中的脂类物质不是以甘油三脂、胆固醇及磷脂的形式存在,因为脂质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质蛋白形式存在血液回圈中运转。被结合后的脂蛋白颗粒称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有数种但都有相似的结构:它们分别为;1.乳糜;2.极低密度脂蛋白;3.低密度脂蛋白;4.高密度脂蛋白。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血管阻塞和冠心病及中风的罪魁祸首,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液中运回肝脏,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防止它在血管壁沉积。高密度脂蛋白 还可以携带血液中1/4―3/4的胆固醇。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还可能将过多的胆固醇从动脉粥样斑块中移走,所以被称为好胆固醇。
高脂血症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 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乃至失明、周围血管病变、高尿酸血症。
对于反弹的血脂该怎么办?
关键还是在于控制饮食:平时应尽可能不吃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和内脏、蛋黄、蟹黄、虾籽等;多吃低脂食物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鱼油、橄榄油、茶籽油等;减少反式脂肪酸,如人造奶油、烘烤和油炸食品等的摄入;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控制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控制饮食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养成控制饮食的习惯,才能收到调整血脂的效果。尤其对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饮食治疗能使血胆固醇下降2%至8%,对甘油三酯的降低作用则更为明显。合理的饮食还能使降脂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了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以及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外,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其中的老年患者,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即使血脂病症已经得到控制的患者,也需要每隔半年就检查一次。伴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务必到医院检查血脂,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当尽早治疗。
人体的健康和很多的因素有关,肾脏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但还是有很多的疾病会影响着身体健康!肾炎的症状有哪些呢,慢性肾炎和急性肾炎有什么区别呢,一起和小编来看看现代医学对于肾炎怎么治疗有啥特色呢,下文有详细的介绍哦!
目录
1、肾炎的简介 2、判断是否患肾炎的4种方法
3、肾炎复发有五种症状 4、肾炎患者的饮食宜忌
5、“冬治肾病”疗效更佳 6、肾炎日常应该注意什么事情
7、防治肾炎的6大食疗粥 8、保护肾脏的6个关键方法
肾炎的简介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慢性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
常见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链球菌感染,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2.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3.急性间质性肾炎
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变性为主病理表现的急性肾脏病,肾小球、肾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对较轻。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常见原因有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
4.慢性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以小管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为基本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肾间质损害的机制可涉及遗传性、免疫相关性、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中毒、代谢紊乱、尿流机械梗阻及肾移植排异等多方面因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及进展性慢性肾衰竭。
春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那么你知道下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吗?你知道下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吃什么好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呼吸道感染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下呼吸道感染的介绍 2、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3、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4、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5、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6、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7、下呼吸道感染的饮食保健 8、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9、下呼吸道感染吃什么水果 10、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误区
下呼吸道感染的介绍
呼吸道感染分为下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70-80%)、细菌性(占20-25%)。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等症状。
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有小流行或爆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临床下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
预防的要点包括
1、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2、易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病(心衰)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3、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
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生素治疗。
一般抗生素应用3天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