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说
当前位置:健康说>资讯>正文

盘点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2018-02-27 19:56:56  阅读:697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耀威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瞪住藤冈……”这是一名日本士兵的口述档案,它记录了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昨天,北碚区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陈尚利说,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在张自忠牺牲70周年之际,它首度走出档案馆,现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1936年6月,杨靖宇为了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日,发动了第一次西征,途中西征部队的前进受到了严重阻碍,为了避免损失,7月8日,师部决定化整为零,分三路返回。同年11月,杨靖宇又发动了第二次西征,这时杨靖宇成立了马队。“当年这里有一条河,在饮马池所在的位置共拴了36匹马。”讲解员说,现在那条河已经没有了,变成了饮马池。

  殉国时年仅35岁

cript>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瞪住藤冈……”这是一名日本士兵的口述档案,它记录了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昨天,北碚区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陈尚利说,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在张自忠牺牲70周年之际,它首度走出档案馆,现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1936年6月,杨靖宇为了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日,发动了第一次西征,途中西征部队的前进受到了严重阻碍,为了避免损失,7月8日,师部决定化整为零,分三路返回。同年11月,杨靖宇又发动了第二次西征,这时杨靖宇成立了马队。“当年这里有一条河,在饮马池所在的位置共拴了36匹马。”讲解员说,现在那条河已经没有了,变成了饮马池。

  殉国时年仅35岁

cript>

  在密林深处的两棵大树后,我们发现了杨靖宇部队所使用的磨盘,距离磨盘只有10多米的地方,就是杨靖宇部队的司令部,在司令部旁边有一处后建的木制房子,房子陈列了很多与杨靖宇有关的物品,记者看到一张杨靖宇的照片和简介。杨靖宇,本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27年6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到1936年,杨靖宇的部队已经达到6000人,日伪军称他为“红色毒瘤”,时时刻刻想派兵剿灭他。

  

  孙立人将军,新1军军长。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孙将军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张灵甫将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身高一米九,勇猛异常,冯玉祥在《公祭征文启》中说他“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赵登禹将军率领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所向披靡,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他还曾只身打死一只猛虎,被誉为“民国武松”。

cript>

  孙立人将军,新1军军长。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孙将军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张灵甫将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身高一米九,勇猛异常,冯玉祥在《公祭征文启》中说他“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赵登禹将军率领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所向披靡,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他还曾只身打死一只猛虎,被誉为“民国武松”。

cript>

  

  打得日军闻风丧胆

  1942年,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6月12日清晨5时,冀中机关、部队进驻掌史村。

  饭刚刚做熟,村口突然响起一阵爆炸声,侦察参谋报告,敌人在村南边修建碉堡,三十几个敌人被我们的前哨给报销了一半。“乱弹琴!”吕正操发火了,“怎么能随便暴露目标呢!”

  傍晚时分,吕正操抓住战机,迅速使用重武器出击,敌人措手不及,吕正操带领机关成功突围。这场战斗将军以一个团的兵力保卫了领导机关2000人安全突围,我军仅仅伤亡46人,而毙伤日伪军估计在500人左右!中央军委特地致电嘉奖,并把掌史村战斗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日军从此对吕正操三字闻风丧胆,数次巨额悬赏将军头颅,但每次进攻都被将军击败,不得不发出“心服口服”的哀叹。

  

  从小立志 20岁武装救国

  在密云县党史办公室里,副主任林振洪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白乙化。“他人长得很帅气,年纪轻轻,满脸的络腮胡子。7岁入学,10岁能诗,19岁入党,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在民间各种的传说中,白乙化的丰功伟绩或多或少也被神话了,“就是因为他造福密云,所以密云人民永远记着他的好。”林振洪告诉记者,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中学读书期间,因带头组织罢课反对校长任意上涨学费、开除进步师生,曾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后又带领同学“抵制日货”,参加“不买洋货要买国货”的爱国宣传活动。“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也颇显其领导风范。”

cript>

  打得日军闻风丧胆

  1942年,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6月12日清晨5时,冀中机关、部队进驻掌史村。

  饭刚刚做熟,村口突然响起一阵爆炸声,侦察参谋报告,敌人在村南边修建碉堡,三十几个敌人被我们的前哨给报销了一半。“乱弹琴!”吕正操发火了,“怎么能随便暴露目标呢!”

  傍晚时分,吕正操抓住战机,迅速使用重武器出击,敌人措手不及,吕正操带领机关成功突围。这场战斗将军以一个团的兵力保卫了领导机关2000人安全突围,我军仅仅伤亡46人,而毙伤日伪军估计在500人左右!中央军委特地致电嘉奖,并把掌史村战斗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日军从此对吕正操三字闻风丧胆,数次巨额悬赏将军头颅,但每次进攻都被将军击败,不得不发出“心服口服”的哀叹。

  

  从小立志 20岁武装救国

  在密云县党史办公室里,副主任林振洪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白乙化。“他人长得很帅气,年纪轻轻,满脸的络腮胡子。7岁入学,10岁能诗,19岁入党,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在民间各种的传说中,白乙化的丰功伟绩或多或少也被神话了,“就是因为他造福密云,所以密云人民永远记着他的好。”林振洪告诉记者,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中学读书期间,因带头组织罢课反对校长任意上涨学费、开除进步师生,曾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后又带领同学“抵制日货”,参加“不买洋货要买国货”的爱国宣传活动。“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也颇显其领导风范。”

cript>

专家指点

  • 美报告美医疗系统内部混乱分裂导致抗击新冠疫情不力

    海外网4月26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

  • 2023年 智慧医疗行业出现一匹黑马 (巡康网)

    北京万健君康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