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作为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可以称得上是一把神器。上可斩颜良、文丑和华雄,下可杀孔秀、王植和秦琪。在后世修建的关帝庙,以及一些关羽的画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形象。
《三国演义》中,刚刚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遇见了两位贵人--张世平和苏双。他们两个听到三人想要讨贼安民的志向之后,送了五十匹马、金银五百两以及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让他们置办些武器装备。
谢过两位富商之后,刘备拿着钱和材料,找了一位良匠,打造了自己的雌雄双股剑,二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三弟的丈八点钢矛。
可是,这种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的长柄大刀,真的在东汉末年出现过么?
在宋朝的《武经总要》中,"劈、砍、磨、撩、削、裁、展、挑、拍、挂、拘、割"被称作为"刀八色"。也就是说,无论刀法怎么变换,怎么组合,也离不了这八种方式。
《三国志》中记载道:"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一个"刺"字,似乎点明了关羽使用的是类似于矛之类的兵器,因为青龙偃月刀并不能刺出去。可是在这句话的最后还有一个"斩"字,矛只能刺,并不能斩首。难道是关羽手持长矛,先将颜良刺死,再用随身携带的刀或者剑将其人头砍下?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以及一些出土文物的佐证,偃月刀直到宋朝才开始出现。因为本身刀身长、刀柄重的原因,主要的用途是给士兵们练习臂力,以及一些祭祀、礼葬、接待外宾、加官进爵等大型仪式上的仪仗作用,观赏性高,但没有拿来当做实战中的武器。
在汉朝末年,虽然已经有了骑马用刀作战的将士,但他们用的是一种叫做"环首刀"的短兵器。因为汉朝作战多使用环首刀,所以有一种说法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唐朝有个叫郎君胄的人,写了一篇叫做《壮缪侯庙别友人》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我们知道,关羽被人称为"万人敌",这首诗是不是就表明了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呢?
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汉朝出现过一种叫做"斩马剑"的兵器。为了抵御骑兵的进攻,汉朝将士在双刃的大型剑上安装了长柄,专门用来斩断敌人的马腿(有点像《水浒传》中的钩镰枪)。使用斩马剑的基本战术是,先用双刃剑斩断防御比较弱的马腿,然后趁着对方骑兵身形不稳的时候,对准其正面或其他战甲包裹较为薄弱的地方刺去。直到宋朝,斩马剑才被改称为斩马刀,又称偃月刀。
其实,不论关羽手中所握的是不是青龙偃月刀,他义薄云天的豪情形象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众多关帝庙中关羽的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不过,关羽应该不是英雄联盟里的那样,一直在使"拖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