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说
当前位置:健康说>资讯>正文

开学会迟到中高考从不缺席你和孩子怎么一起应对

  
2020-03-13 19:07:11  阅读:3027+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受疫情影响,各地的中小学刚刚启动开学的进程,虽然这对没有升学压力的孩子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及其父母来说,恐怕心情就没那么轻松了。目前还没有接到中考和高考推迟的通知,如果考试按时进行的话,仔细一算,时间已经不足百天。在以往这个时期,我会接到很多父母的咨询:

孩子学习态度懒散,静不下心复习怎么办?

我家孩子过于焦虑,太担心在意分数......

最近孩子脾气好大,我们随便说点什么就发火或者抱怨。

从各种各样的倾诉中,我总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焦虑。而今年,咨询的数量也渐趋增长,家长们的焦虑比起往年只多不少。

每天网络在线学习,也造成不少孩子偷偷上网看小说、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延长。家长们不由得心急如焚,只能侦探般时刻紧盯孩子学习,导致孩子更加反感。

孩子的状态令父母焦虑,这份焦虑无形之中也会传递给孩子。而孩子同时还要面对学习考试的压力,情绪无处安放,又会反过来朝父母发泄。结果导致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觉得烦;不管孩子怎么做,父母都觉得不够用功的情况。父母抓耳挠腮,孩子我行我素,于是冲突不断,全家都笼罩在紧张焦虑的气氛之下。

那么在这最后几个月里,如何才能够帮孩子们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考试,在考试时正常发挥呢?

认识到焦虑的两面性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适当的焦虑有利于学习,过于焦虑反而影响学习,不要一直给孩子们的情绪施压。

适度的焦虑能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更高,考试时的状态更好,从而发挥出较好的水平,而过度的焦虑情绪,会占据大脑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到思维和反应能力,可能会引起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甚至食欲下降、心慌、失眠等。

过度焦虑的压力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父母和家庭;二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三是社会舆论氛围,比如万众瞩目、高考倒计时等等;四是自身。

放松心态,不做过高期待

有时父母比孩子的考前焦虑更严重,这种紧张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常心。

高期待带来高压力,父母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的心情能够理解,但面对考试的是孩子,我们要做孩子的后盾,而不是再给他平添一重压力。

有些父母为了引起孩子重视,会向孩子传递一种态度: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是命运的分水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定要全力以赴去迎战!在这样“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孩子怎能不焦虑?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成败在此一举”,而是把考试看成人生中众多挑战中的一次,这样的挑战每个人都会遇到,家长的角色是陪伴孩子一起去面对。

到了最后几个月,孩子的成绩基本已经定型,出现超水平发挥的不是没有,但超出平时大几十分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要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只要他维持现有水平,不出现重大失误就是成功。

保持正常生活,不过分关注

考试前孩子仿佛忽然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被所有家庭成员小心翼翼呵护着,家长不敢大声说话,做事走路轻手轻脚,生怕打搅孩子学习,有的甚至觉得冲马桶声音太大,会影响孩子休息;还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多营养品,孩子学习的时候给他泡牛奶、切水果,不断嘘寒问暖,格外殷勤和小心......

这也是父母考前焦虑的一种典型表现——总担心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学习考试,又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忙里忙外,给孩子特别关注。然而,这样的过度关心会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无形之中反倒成了一种压力,让孩子无法以平和心态对待复习和考试。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心理调节就是保持平常心。家庭平时是怎样的生活,继续维持就好,不必搞特殊化。熟悉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安定感,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应对学习和考试。

当年我高考的时候,由于考场离家较远,学校安排了校车接送考生。父母担心我坐校车长时间拥挤,想单独送我,但我还是选择和同学们一起出发。校车上都是熟悉的同学、老师,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反而更容易放松情绪。大家一同走进考场,也让我们更加平静的面对考试。

帮助疏导情绪,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孩子们长时间面对繁重的学习考试压力,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都有可能引发他们的情绪,情绪需要宣泄的出口,这时候父母如果能帮助他们疏导,就能很好地降低他们的焦虑。

理解支持孩子,而不是说教打压

父母要意识到,这个阶段孩子存在情绪的波动起伏是很正常的。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这样哪像高三/初三的学生啊?”、“想当初我读书的时候......”或者不断唠叨:“作业写完了吗?”、“上课要注意听讲!”、“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记着玩!”这样的一片苦心只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孩子的内心需求被忽视,烦恼和心声无处可说,无形之中会制造更大的压力。

但也不要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就对他们说:“别紧张,没事的,放轻松,考不好也没关系。”这样的话语并不能帮助孩子放松,反而会让孩子认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他的想法和感受,听一听他的苦恼,不去评判,也不讲大道理。孩子在这样的倾诉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和产生情绪的原因理清楚,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教孩子理性看待成绩,查漏补缺

如果孩子出现模拟考试分数不理想的情况,心理状态肯定会受影响。为避免孩子在压力下一蹶不振,这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我们要做的不是急着给他找补习班,而是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是情绪过于紧张,还是考试题目过难?是复习计划有偏差,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是基础知识不到位,还是考试技巧没掌握?

父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绩的起伏,认识到在考前需要经历多次模拟,成绩有波动是很正常的,而考前发现问题其实是好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及时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反而是提高的契机。这样能让孩子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不过多自责或自暴自弃,而是把注意力转到查漏补缺的学习中。

利用“一般化”技巧帮孩子缓解压力

不要对孩子说:“别人都在家拼命复习,你看看你,天天浪费时间,被别人拉下一大截了!”疫情已经加重了孩子的压力,父母就不要再施压了。

在心理咨询里有一个技巧叫做“一般化”,就是让来访者不感觉自己的痛苦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从而放松心情。

如果孩子受疫情影响,心态波动较大的话,也能够最终靠“一般化”的方式,让孩子看到疫情影响并不是只对他一个人。无论最后考试推迟或不推迟,对所有考生来说时间都是一样的。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按照原来的复习计划学习,规律生活即可。

多鼓励认可孩子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认可,让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有父母做坚强的后盾,孩子才能勇往直前。

尊重孩子的节奏,不增加负担

在复习迎考的关键阶段,父母要相信孩子、相信老师。学校老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学方法,会为学生提供最专业有力的帮助。而孩子们经过多年的学习,也已经养成对自己最合适的学习节奏和复习方式,可以在原有基础之上微调,但不要在临考阶段大幅更改。

有些父母想让孩子在最后阶段突击一下,于是安排很多补习。还有些父母,在家长交流群里获得了其他学校的考试资料,就打印出来让孩子完成,想让他们多方面吸收。父母的苦心能够理解,但也要想到,学校老师会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孩子每天的复习任务也很重,时间排得很满。如果父母还给孩子额外任务的话,会让孩子感到节奏被打乱,加重他们的焦躁。

其实父母不必过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到了中高考阶段,他们的课业已经不是我们大家可以辅导得了的。这时候不添乱就是最好的支持。与其对他们的功课指手画脚,不如提供一些实质的帮助,比如购买学校安排的复习资料,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打印装订等任务,准备漂亮的本子、书写流畅的笔等等,把焦虑的心情转化成有效的行动,减少孩子的繁杂琐事,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鼓励孩子坚持运动休闲,劳逸结合

没有娱乐的高效率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我们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体会一下高压之下的心情。我曾经为了冲刺一个项目,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月的突击时间,结果发现前一周效率确实不错,一周之后就变得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开始磨洋工。后来我恢复每天的休闲娱乐时间,做一些看起来和项目无关的事情,反而让状态开始回升,效率又重新高了起来。

在重要考试之前,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就惦记着看手机玩游戏,不写作业只想睡觉,每天浑浑噩噩,于是认为孩子没有上进心,对考试不在乎。其实不一定,有的孩子心理负担很重,反而表面上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他的不投入是过度焦虑的反应,要知道,一个人焦虑过度时,是无法投入的。和孩子聊聊,去了解他,而不是只埋怨他不用功。

适当的运动和休闲能起到释放压力、调节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不要认为孩子这样一个时间段还打球、涂鸦、听音乐等,似乎是在不务正业,无视时间紧迫。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协调放松的一种方式。

因为疫情关系,大家都在上网课,要避免孩子使用手机电脑时间过长。除了上课时间和接收资料之外,平时的学习最好还是不要再使用电子科技类产品。放松休息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起运动休闲娱乐的方式,比如带孩子在家里玩玩球、散散步、听听音乐等。身体动起来了,大脑自然会得到放松。身心的适度放松,不管是对于正常休息,还是备考复习、考试发挥,都是很重要的。

别总盯着孩子,要有自己的生活

曾经有人调查统计中高考生最不喜欢父母做什么,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事无巨细,盲目指导;反复唠叨啰嗦;和别人比较;以爱之名,责任归咎;传递负面情绪;说着尽力就好,实际期望很高。

而希望父母做的事情,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和平常一样;做好吃的饭菜,或者带我出去吃好吃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多关心自己,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多鼓励和肯定;不要焦虑,至少不要盲目传递焦虑。

在这份调查中,超过38%的孩子将关注点投向了吃,他们希望父母多给自己做些好吃的,带自己出去吃好吃的,有时候也可以带自己出去走走。21%的孩子期待父母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平时在家多聊一些生活趣事,而不是只谈论学习。13%的同学则表达了更进一步的期望,他们希望父母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能多关心自己,去开拓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很安心。

没必要过多谈论成绩和排名的话题,督促、检查也不要太多,让孩子安安静静学习就可以了。父母回到父母的角色,多分享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开心事。不要因为学习重要,家里所有人就都摇身一变,成了老师,不断督促他学习。家里都是监督员,他就没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亲人了。

我们整个社会对于中高考都无比重视,在那几天里,诸如警车开道送考、考场附近的宾馆客满、禁止噪音施工等新闻铺天盖地。整个大环境如此,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的学业压力可想而知。

在学校里,老师整天讲的也都是考试,月考、期中考、模拟考……一天到晚强调分数和排名,孩子在这种压力下,就像被拉扯的橡皮筋,如果总是绷太紧,是承受不了的。父母要有更多的心理灵活性去处理这样一些问题带来的压力,而不是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加压泵。如果父母都被压垮了,又怎么支持到孩子呢?

调整生物钟,保持规律稳定的生活

为了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父母要帮助孩子维持和平时上学一样的作息时间,起床和睡觉的时间固定,在以往上课或考试的时间也尽量安排学习,课间休息或晚上可以多一些休闲。这样有助于孩子在复课之后,依然能在固定时间段保持较高的注意力。

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比较舒适的衣服,不需要突然帮孩子加强营养。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会让人放松,也不容易让孩子因为突然吃了陌生的食物引起肠胃不适。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不要认为考前应该刻苦挑灯夜战,也不需要刻意在考前早睡,保持和平时一致的作息就好。如果与平时的生物钟不一致,孩子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入睡。同时,不要喝过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响睡眠。

对于孩子来说,中高考的确是一次大考,但也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而已。希望父母们能够减轻焦虑,找对方法,真正给到孩子实际有效的支持,也祝福孩子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专家指点

  • 美报告美医疗系统内部混乱分裂导致抗击新冠疫情不力

    海外网4月26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

  • 2023年 智慧医疗行业出现一匹黑马 (巡康网)

    北京万健君康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力于”